《靜心學習教室》在家自學的幸福與挑戰

疑問:你們讓孩子在家自學,那他的人際關係怎麼辦

方法:學會跟家人好好相處,就能跟多數人好好相處

在家自學,那孩子的人際關係怎麼辦。這是洋爸洋媽跟親朋好友說孩子在家自學,最常收到的疑問,當初到學校申請,因為我們是創校以來第一位家長申請,二位主任的疑問也是這樣。我們選擇讓孩子在家自學之前,已經把前輩的作法、市面上重要的專書、專訪、文章等...詳細閱讀參考過,就像做研究的文獻回顧,得到的重點就是,只要經濟能力許可(總體來看在家自學可能更節省費用),能夠在家自學的孩子都會非常獨特,多數家長與孩子都會覺得非常值得,除了不用被學校格式化之外,就是多了許多可以跟家人相處的美好回憶。關於人際關係這一點,洋爸洋媽一開始也沒有很好的解法,直到看到許惠珺前輩的這本【在家自學的四個孩子】,才恍然大悟的驚醒,原來我們之前在學校與團體中,靠自行摸索、摩擦、碰撞出來的人際關係,可能對於家庭、還有實際的人際相處,幫助似乎不大。書中大意是這樣的

我們從上小學開始,花了一輩子的時間在跟外面的人相處,卻漸漸的不會跟自己身邊最親愛的家人相處了

多麼精簡言之有理的一句話。洋爸洋媽看完之後反思自己,沒錯啊,從小開始的人際關係,就是注重朋友,怕朋友不高興、怕朋友不理我們、怕朋友孤立我們、怕跟同學沒有話聊、怕被同學瞧不起、怕跟同學比較等...,我們的人際關係,多半是在師長看不到的情形下,用我們當時自己與朋友圈認為最好的方式不斷的自行摸索、摩擦、碰撞出來,小心翼翼極度呵護的想盡辦法在維持,仔細回想,我們的交友情形,有多少時候是在犧牲自己、迎合討好別人呢,這個方法沒錯,但我們願不願意用同樣的心態,對待我們的家人、另一半、孩子呢。在學校花了許多時間經營的朋友,可能之後畢業了,聯絡的時間變少了,各自有各自新的交友圈而變淡了,我們到了一個新的地方,又重新開始用同樣的方法認識新的朋友。交朋友非常重要,但我們是否在朋友上花了太多的時間,反而忘記好好學習,真正該好好相處的,是我們的雙親、手足能跟雙親、手足,表達真正的關心與關愛,用溫暖體貼的話語鼓勵、支持、肯定、讚美家人,用真誠、細膩、溫柔的舉動體貼、照顧、善待家人。先讓孩子學會愛自己、照顧自己,再學會愛家人、照顧家人。未來出去之後相信就能有較高的機會有同理心善待他人。

因在家的言行舉止、相處模式家長都可以看在眼裡,因此對於孩子本質的改變,能夠第一時間就掌握並適時根據狀況給予建議修正調整。但在學校,老師同時要看好這麼多的孩子,在的考量下,就比較不可能做到的考量,而人際關係這種非常細膩、內在的情感,相信唯有在家長的溫暖照看下,質的發展才能良好。工作過的朋友都知道,1個長官1個要求,5個長官可能就變成10個要求,配合長官的,就是犧牲自己、犧牲假期、犧牲家人與子女。無法配合的,在時間有限的狀況下,我們不太容易每件工作都顧到,只好先能充其,做個及格就好。不得已的時候有不得已的做法,但對於孩子的人際關係,本質的觀察、傾聽與善誘,相信不管是否在家自學,都能夠讓家長盡量排在自己事情優先序的前面,不然太太在國中多年的觀察,常會聽到家長說他以前不會這樣,怎麼突然就變成這樣沒有事情是突然變成這樣的,都是在我們不經意的時候,慢慢累積、轉變而成的

目前二位寶貝雖然很少群體生活,但在有多人數的場合,也能表現的落落大方。在一群孩子當中遊戲,也能夠融入團體玩的非常開心。因此看完前輩的書與知道這句話後,我們對人際關係的疑慮也消失了,而帶領孩子讓他先會愛自己、愛家人、相信未來就有機會愛他人、善待他人,我們教給孩子學會真心,孩子就只會真心,在家自學真的好處多多。



疑問:我的孩子好像都靜不太下來,坐下來沒幾分鐘就坐不住,吃飯也一定要給他看手機才能專心吃飯,有甚麼好方法嗎

方法:寧靜的場、寧靜的心

我們無時不刻都會受的影響。生活中的重力場,讓一切物品有了重量。大自然的壯觀、莊嚴、肅穆、深刻、恆久,散發出一股神聖的磁場。寺廟的莊重、教堂的莊嚴,讓人感受到一股寧靜的氣場。某個人很溫暖、某個人很霸氣,人也隨時在展現一種場。我們不知不覺都會受到場的影響,而所沉浸在那種場,會慢慢影響到我們內在的主頻率,讓我們也容易散發出這樣的頻率,有頻率,有震動,就有機會形成一種場

若由場的理論,也難怪有些孩子是靜不下心來的,連大人都不容易做到,孩子怎麼可能做得比大人好呢。紛擾的社會、爆炸的資訊、複雜的人際、沉重的工作、累積的情緒等...每一件事都是增量的慢慢影響到我們的內心,從起床的那一刻開始,到再度回到這張床睡覺時,我們腦中經歷了多少種的思緒與感覺、感官與刺激,而,多數都是讓我們更煩心,少數可以讓我們更寧靜。自然而然,我們不知不覺越來越快、越想越多、越變越忙、當我們無法寧靜時,自然就會散發出這樣的氣息,孩子的感受是非常敏銳的,為了跟家人變成同一類人,不知不覺也學習到讓自己越來越快、越來越忙的氣息

洋爸洋媽認為,來的快的東西,必然去得也快。如果一個方法可以這麼快速的達成效果,那他就能這麼快速的失去效果要能從本質改變,一定需要經過時間慢慢的沉澱與淬鍊。在外面觀察一家人有小孩的用餐狀況,可能4、5成,不管孩子多大,就是給他一支手機看他的影片,他就會乖乖的吃飯。雙親一人也一支沉浸在自己的網路圈,彼此的交談與對話很少,這樣對孩子來說,就是顯現出一種場,你在你的世界,爸爸媽媽在爸爸媽媽的世界,久而久之,彼此變得不會聊天、不知道怎麼關心對方,彼此分享的消息都是網路看來最有流量的資訊,但這些資訊為了吸引大家注意通常有聳動的標題、誇張的情緒、渲染的內容、浮誇的言語,而為了持續吸引大家注意,就會持續創造出這些內容,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種網路場,這些網路場,多半不容易讓人感受到寧靜、深刻、莊嚴的情感,通常是嘻嘻哈哈一陣子就消失了,再換下一個主題嘻嘻哈哈。嘻嘻哈哈能讓我們感受到快樂的情緒,這沒有不好,但如果長時間只會嘻嘻哈哈,孩子在這樣的氣場感受久了,自然很多事就容易嘻嘻哈哈的帶過要孩子有安靜的心,因為他沒有感受過,也不知道是什麼,因此常常只是不知道該如何表現,因為沒有學習的對象,而不是真的本質做不到

為了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場,洋爸洋媽在我們可以主導的範圍內,減法為主軸,盡量讓孩子感受到簡單、深刻、寧靜的氣場。物品的堆積,會讓人感到煩心,這會形成一種場,因此我們家在洋媽的主導與規劃下,一切都是以減法為主的斷捨離為主調,絕不堆積太多的物品,這樣真的能創造出一個很清爽的氣場。為了讓孩子愛上閱讀,洋媽從寶貝在肚子裡開始,每天不間斷的睡前陪讀,累積已經從圖書館借閱上千本的書,孩子隨時可以從書櫃拿出許多新奇、有趣、創意、生動的大量圖書館書籍來閱讀,這是洋媽替孩子創造的閱讀場。我們吃飯時絕不看手機、我們家裡也沒有電視(有電腦在房間裡),但若一起吃飯時,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外面,就是靜下心來好好地聽對方說話,感受食物的美味,這讓孩子在餐桌場,能夠好好的跟家人聊天,與感受食物的美好。我們家有5成以上的時間,背景音樂都是各大古典名曲(ClassicalMusic),與其說是古典,曾在書中看過翻譯成經典會更適合。所謂經典,就是不會隨時時間而消逝,不管在任何時代接觸到,都能感受到那件作品所散發的場,而讓我們有所感動。我們讓孩子學習國語、英語、數學、鋼琴、美感這幾個主要目標,就是這些科目有著上百年、甚至上千年以上的精華,古人接觸會感動、跨越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現在人接觸同樣都能感動,這種神奇的魔力,就是這件傑作本身所自帶的頻率、自身的場而讓孩子常常感受這種跨越百年、千年的魔法,孩子內心自然有機會能有較高貴、深刻、莊重、肅穆的情感,自然有機會在各種傑作所帶來的場的影響下,慢慢知道什麼叫做更值得的生命體驗、也自然有機會可以安安靜靜的感受經典作品帶來的美好

讀思想、品文學、思好詩、看畫作、聽音樂,都有機會帶領我們前往更美好的心靈園地。不管是外在的追求、還是內心的探索,都是非常值得努力的。外在的追求能讓我們有更多的名權錢、內在的探索能讓我們有更豐滿豐富的心靈,二者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差別在於多少才夠,就是人生的智慧所累積出來的抉擇,二者都需要大量的時間,但假設明日我們就要離開人世了,哪一些追求,會讓我們覺得值得,相信這就是我們希望能夠留給孩子的最佳禮物。好的思想、文學、詩詞、畫作,都會散發出能量極強的場域,只要我們一接觸,就容易有共鳴共振,而讓內心感受到深刻的美好。而當中音樂最特別的是,他所帶來的場,能夠不知不覺的影響到我們的內在,因為前述四者都必須我們主動去接觸、閱讀、思考,但音樂這個地圖炮,只要我們身處那個音場,就算把耳朵摀住,音樂也會藉由空氣的震動,傳到我們的耳裡,心裡。因此要有一個讓孩子好好靜下心來學習的場域,可以試試看減少堆積、營造環境、質感陪伴、音樂場域。試試看巴哈的G弦之歌、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第一樂章、蕭邦的夜曲、舒曼的兒時情景夢幻曲作品15-7、聖桑的天鵝、舒伯特的聖母頌、德布西的月光等...這些入門的曲子試試看,會發現原來讓內心安靜真的是有機會做到的,而我們大人內心如果自在寧靜,孩子自然有樣學樣,相信也更容易能自在寧靜了



疑問:每逢段考前就是跟孩子情緒拉拔的時刻,常常內心握緊拳頭很想易子而教,何時孩子才能自主複習與學習

方法:養成習慣、逐步漸進

自動自發的自學,相信是多數家長對孩子的期望,也是我們的終極目標。這個非常不容易,因為孩子、甚至是我們大人,天性就是想要休息、喜歡玩,要面對人性的好逸惡勞,卻是需要有方法與時間的慢慢琢磨。這個終極目標如果達成,未來我們不在的時候,也一定不用擔心孩子,因為他能有自學的習慣,代表未來世界不管如何發展,孩子一定都能根據強大的基礎知識與能力來變化適應,讓自己時時刻刻處在游刃有餘的地步與境界來面對挑戰。孩子如果能自動自發的自學,未來不管想要選到甚麼科系、發展甚麼興趣,相信都是非常有機會的,太太是國中老師,看過太多優秀的孩子,而優秀當中的頂尖,多數都是能考上醫學系的學生,而能考上醫學系的,十個當中十個都是,無一例外,就是能無時無刻安安靜靜看自己的書,遨遊在龐大無邊的閱讀世界。我們不一定要讓孩子當醫生,但如果具備這樣的能力與特質,未來任何科系相信都能依自己的興趣、特質與喜好來選擇,而選擇了之後,相信孩子也一定能跳脫以往不同的思維,將該門專業與專長,學到發揮想像的極致,把自己強大的能力與思想,融合該門專業,相信這樣的創造與創意,會讓孩子變得不一樣、不怕跟別人不一樣、樂於跟別人不一樣,因為有著強大的內心力量和家長支撐,孩子定能開創與揮灑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那家長的疑問是如何做到。洋爸媽還在努力中,但目前的效果是,只要洋爸說該學習了,孩子可以單科複習40分鐘以上(我們希望一科的學習時間不要超過40分,因為專注力會大幅下降,用眼也要適度休息)。所以可以彈鋼琴,哈農、巴哈、徹爾尼、小奏鳴曲各40分鐘,自己看報紙、讀國語、讀數學、練習寫字、查英語等...都40分鐘。就算老爸出去買飯寄東西,出去後在門口故意停留,回來後故意停在門前再進來,孩子還是都能不作假的繼續學習。

最終目的如果要會自學,第一步一定要知道如何學習與體會學習的快樂那要能夠體會學習的快樂,就是要找出學習的斷層,還有給他合適的難易。學會了一個東西,提取時就完全不會費力。比方說

(1) 3 + 3 = 6  

(2) 3 + x = 6求x  

(3) x^2 + 3x + 2 = 0求x  

(4) x^2 + 3x + 3 = 0求x 

(5) x’+ 3x + 2=0求x

以上(1)~(5),看起來都是幾個簡單的數字或符號,但裡面代表的內容卻天差地遠。學會的家長,看起來(1)~(5)每一個都差不多,但如果不會,就類似寶貝剛在認識符號一樣,那是非常非常燒腦的概念,就算是我們認為很簡單的Do Re Mi,也是相同。

而怎麼樣才能學會,並且變成習慣,很簡單的概念,就是天天看。

說起來簡單,卻是記憶的最高準則。我們的記憶可以分成短期,中期,長期三種。短期就是一下就忘的內容,比方說路上看到的招牌、剛問到的電話號碼。中期則是有練過一陣子,很久沒用但回想一下就會記得,比方說曾經練過的歌詞、學習過的國文、數學或英文內容。長期記憶則是這輩子很難忘的東西,比方說自己的身分證號碼、電話、住址、父母親的名字等等…。以上三者,如何從短期變成中期到長期,其實就是使用的次數而已。也就是一個東西我們如果常常去接觸,天天接觸、很快就會從短期變到中期記憶的內容

以鋼琴為例,我們一開始,每天就是10分鐘,把五線譜拿出來,今天先教Do Re Mi,這個目標達成後,今天就下課。隔天複習Do Re Mi,繼續教導Fa So,第三天複習Do~So,教La Si。第四天請洋洋從最前面第一個開始看,就會發現很多已經會的,洋洋在讀的時候完全不會有困難,但遇到不熟的,就開始ㄟ…ㄣ…停頓很久,然後會亂答一個。而這個,就是需要多多練習幾次的地方。10分鐘,是一個最簡單但卻最重要的起點,因為之前沒有習慣天天接觸,所以從這一刻開始,Do Re Mi就變成我們天天10分鐘要好好專心接觸的東西。專心的學習10分鐘,會比分心的學習1小時來的更有效果。因為只有專注的學習,東西才能進到腦子裡去,雖然一開始的辨識非常的燒腦,但也因為這樣才能深深的刻印在腦子裡,變成腦子的資源與記憶。那這10分鐘,我們就從頭開始練習,那遇到不熟的,就多練幾次。10分鐘到了我們今天的學習就完成了,剩下的就是他的自由活動時間。

但隔天,一個很重要的事情,要再加長3分鐘,這種慢慢的加,是養成習慣與戒掉壞習慣最快的方式來的快的東西,通常去的也快,但要變成習慣,要不停的接觸起碼二個月以上。回想起我們任何的嗜好與興趣、甚至是所有的壞習慣,是否都是慢慢接觸、慢慢養成,然後就不知不覺的一天一點點的越投越多的時間。那除了加長3分鐘的累積,第二個重要的,就是從最前面開始複習。因為當天學會的東西,人的遺忘也是非常快的,只要三天沒有複習,就等於完全沒有學習一樣,因此洋爸教導所有同學的第一重點,就是養成習慣、天天學習、而且隔天一定要複習所學的內容,這樣記憶才能從短期變到長期。

如此簡單但卻重要的開端,卻是養成習慣與學好內容最重要的方法。大約一週後,我們已經可以安靜專注的學習彈奏單手二十分鐘,當然這樣一週的時間,洋洋看中央Do附近的音符已經會個八成以上了。我們就進到下一個左手的練習。任何東西,要學到六七成以上,都只要一點點時間。但如果要求九成以上或是完全不能錯的地步,卻是需要長久時間不斷不斷的機械式反覆練習。到這個階段,學習的樂趣就會慢慢的減少、學習就會越來越無趣,因此洋爸的理念,不要求百分之百的正確,只要求基本的概念。與其拿時間鑽研那最後的一成,不如多用一些時間在其他技能的探索。國語、英語、數學、鋼琴皆是,學習的目的是讓我們更加認識這個美好的世界,而不是技術性的操演,這是我們的核心理念

因此若目標是自主複習與學習,可以這樣試試看。請孩子今天先在家長的鼓勵與陪伴下,自主複習與學習10分鐘(建議是月考完休息2天後開始,或離月考還有一大段時間,或是寒暑假),10分鐘有專心完整的做到自主學習,那今天就算目標達成,隔天可以加1分鐘就好,那六日也要持續,這樣子二個月後,孩子可能就可以在書桌前,不用家長的提醒安靜自行學習30分鐘以上,這樣習慣也養成了,自然就有機會投入更多的時間。那建議可以的話,請孩子試著自行閱讀學校沒教的部分,閱讀完後家長再指導一下,讓孩子有超前進度的體驗與感受,特別是從最弱的科目開始加強,這樣這科有信心了,自然就會越來越喜歡學習,因為在學校會被稱讚、被同學景仰、被家長鼓勵、考試分數也都越來越高,這些正面的回饋都會讓孩子越來越喜歡做一件事。而此時累積的自主複習與學習的習慣、作法與時數,孩子自己就能夠拿來搭配各科的學習,那每一科都能超前學習,在學校的課業壓力就會相對低,就有機會感受到課業以外的美好,否則就像5個長官10個要求,那麼多老師、那麼多功課、那麼多要複習、那麼多要準備,我又很想玩,自然有些就不得不變成應付了那我們先把主科準備起來,其他的就游刃有餘的可以去感受該科的美好,孩子心裡壓力也不會那麼大,自然就不容易急躁,也能夠感受到深刻寧靜的學習美好,特別是在雙親又這麼優秀的基因之下,孩子聰明絕頂的程度,相信一下子就能有突飛猛進的成長,感受到學習的美好之處,自然就有機會時時刻刻都安安靜靜地沉浸在自己的閱讀世界裡,感受每扇大門的豐富、生動與美好


疑問:感謝學長,陪伴小朋友、工作還有一些雜事。現在時間的運用也是很重要的!感謝學長願意抽空分享。小朋友目前也都持續在加強自律這一部分,還需要持續花一些時間。小朋友這一塊還不能做得很好、穩定,所以都還要透過家長來幫忙習慣養成。初期的確有點辛苦,但堅持下來還是有成果的。每天也都確實實行PDCA的動態調整,認真一想也跟公司管理一樣的概念。自己教都需要很大的精神了,真的願意投入在孩子自己身上的教育工作者真的可遇不可求。如同學長分享的,真的想教給他們更多。學長的分享非常受用,都可以給我些啟發。

目前數學的推進遇到了幾個難題。

1.四則運算的計算方式。因為自己習慣上是列直式計算。但,有感觸是這樣的算法是有點慢。目前還在尋找讓小朋友好理解且適合往後發展的計算方法。所以,數學方面目前都在時間、幾何、代換概念方面開始建立。

2.在自己意識底下簡單的概念、方法要讓小朋友聽懂的方式有點難,而且需要一些技巧。

3.也許在進入科目實戰之前,有些基本素質也需要一併被提升,比方說專注力、培養學習動機還要考量到怎樣提升他們的學習自信。國語跟英文可以用不同的故事、情境來引導比較容易找到資源。數學這方面可能需要更多的功夫。

4.上次拜訪學長完之後,對於閱讀方面有開始刻意的訓練他做閱讀。所以目前在班上閱讀速度是相對比較好的。但是在寫得方面的訓練就一直無法找到有效的方式。我想是因為閱讀能夠馬上吸收文章內容,可以理解。並且理解之後可以得到成就感與自信。這是一種立即性的回饋。但是,寫字跟練習數學運算就不是這樣了。是一個比較枯燥且沒有立即性回饋的學習。就像學長經驗,可能必須敘述一個讓他們聽得懂的方式,讓他們能夠理解,當然還必須能夠清楚並有紀律地去練習與執行。目前我還在探索這方面的方法。

方法:養成習慣、逐步漸進、搭配課本、點滴累積

目前洋爸的四科主科,國語、數學、英語、鋼琴的教學,都是以第三個疑問中的回覆,也就是"養成習慣、逐步漸進",這個方式為主,而當中關鍵的工具,則是國小的課本。現在的課本編寫的又精美又圖文並茂,且最重要的是他是最能一步步紮實的學好這門科目,最直接最有效的好工具。洋爸當初在教弟弟學數學時一開始,是把他當國語在教。因為目前剛會拼音、剛在認字,對於文字與語言的理解已經相當燒腦,這時候還要來一個抽象的數學符號,自然很容易抗拒這樣的學習。但只要把他當國語教,就是請他一天把3~4頁的課本唸完,今天就算完成學習了。這個其實是很重要的第一步,就是讓孩子不要抗拒,而是輕鬆的以他學過的內容,再連接到新的科目去。所以一天4頁的數學當國語讀完,對他來說並不困難,但關鍵的地方在,當他讀完了這4頁,不知不覺也把數學新的觀念與名詞,都讀進了腦中。腦子的潛意識是相當厲害的,他會整理吸收五感所進到身體的任何內容,再自動分類已經會和還不會的部分,自動儲存在腦中的記憶體當中。第一天讀完4頁後,隔天再請孩子重複昨天讀的4頁,但這次不一樣的是,遇到新的名詞,新的觀念,這時候家長要來簡單的解說,我們以小一第二課的比長短來舉例。第一天當國語唸完4頁,就會知道這課會碰到"比"、"長短"、"高矮"、"胖瘦"、"厚薄"、"直線"、"曲線"這些名詞,但這些名詞第一次碰到可能不清楚他國語的含意,因此家長要做的,就是解釋這個國語的涵義讓他明白,這樣就比較不會因為國語的意思不理解,而影響到數學的理解。那確認4頁的內容都能理解後,再用同樣的方式進到後面的內容。

也就是小一二的數學學習,因為還在建立基本對於數字的概念,是相當燒腦相當抽象的,特別是加法、減法這種對我們天天用再簡單不過的事情,對他們來說就像我們剛看到微分方程式那樣的燒腦的。但只要懂了這樣的原理,微分方程式看不懂可能是微積分看不懂,微積分看不懂可能是高中數學看不懂,高中數學看不懂可能是國中數學看不懂,國中數學看不懂則可能是國小的一個符號那個時候就沒弄懂,這樣連續的影響下去,其實微分方程不能懂,關鍵都是在前面的一個一個小地方沒有弄懂而導致的。因此對於孩子來說,不懂數學目前不一定是數學的內容不懂,而是國語的涵義還沒有了解,自然就不容易懂數學所要表達的抽象思考概念,因此這樣一天3、4頁慢慢前進,把他當國語的學習方法,洋爸覺得是相當簡單有效的喔。那同樣天天學習天天累積,很快對於數學排斥的感覺就會慢慢消失,因為還是最重要的關鍵,如果有天天接觸的內容,潛意識會慢慢分解消化吸收,就能夠天天理解,所以不管是國語、英語、數學,甚至是鋼琴或才藝,只要用這種養成習慣、逐步漸進的方式,相信都能夠慢慢掌握理解的。

那關於您提到孩子學習的四則運算,洋爸當初在計算的單元,速度則是放的特別慢的,因為我們能對於加減乘除這麼快算出來,是因為從小到大用了上千上萬次。但這是計算,特別是剛學到的計算,對孩子來說是相當相當燒腦費力的一件事情。一開始的簡單18以內的加法,用比手指的方式還能夠算出。但等到百位千位的加減變化的時候,那種要他們用頭腦瞬間就能算的出來,就像要我們看到一個微分方程要用看的就能得到答案,同樣都是相當不可思議的事情。當初孩子在作加減運算的時候,洋爸在旁觀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發現對於要在腦中執行計算這件事情,簡直就是要了他的命一樣的困難,所以請他用直式列完式、並且一位一位用之前的加減概念慢慢想慢慢算,他就能慢慢按照方法寫出答案,就會更勇敢的嘗試。因此這部分洋爸會建議,算的慢沒關係,因為計算的學習沒有甚麼重要的概念,大部分都是技術的操練。非計算講概念的,我們可以一天前進3~4頁,但只要式碰到要計算的新單元,一天一頁就好,一課也大概10天以內就能完成,因為計算真的是相當燒腦費力的事情。因此建議讓孩子慢慢算、慢慢思考,這個只要練習多了,速度自然就會上來。而只要持續學習,計算真的一點都不用擔心。洋爸沒有讓孩子特別背九九乘法表,當初遇到的時候,就是請孩子用查表的方式,因為學習觀念是輕鬆有趣的,但實際操練計算技能,可能就相當折磨無趣。因此不用刻意讓孩子練習到計算都不會錯,我們要的只是那個觀念,機械式的操練對學習沒有甚麼太大的幫助。因為計算是從小一到大學數學,一定會用到的內容,二年級會遇到所有一年級教過的計算,同理三年級也會再遇到二年級的所有計算,目前孩子沒有特別加強計算,但因為課程的前進會不斷的遇到加減乘除,這樣逐課的練習下,計算能力也自然就慢慢提升了。因此洋爸認為,慢沒關係,有在天天前進,就算是一小步,長期持續累積下來,那就是不可忽視的一大步了

那我們認為很簡單的觀念,都是因為我們學過、用過,且已經內化成我們的技能,所以都會覺得很簡單。但孩子在學任何新東西,一定是相當相當燒腦辛苦痛苦的,就像我們現在再去學一個我們完全不熟沒學過的領域,一定也是相當費神費力。所以怎麼能用孩子聽的懂的方式告訴他們,最簡單的,就是照課本的方式教。因為課本真的是理解一個學科最簡單有效的好工具,只要按照編排的內容與章節逐頁教導,就能掌握這一門學科所需要的基礎知識。因為這是一群對這門學科學習最專業最有經驗的專家們所共同設計出來,我們並非這門科的專業,因此相信課本的內容,最少就能掌握七八成以上這個知識的精華。那有了基礎之後,要怎麼延伸補充,要到多高遠的境界,自然就相當有機會了。所以說來簡單,只要先把數學當國語教,讓他們天天都想要接觸數學,再經由家長的解說解決他們不懂的關鍵意思,再慢慢地陪著他們計算加減乘除,這些基本能力培養起來後,之後的小數、分數、未知數、幾合圖形、機率等...都是這些加減乘除的延伸而已。是的喔,數學不管再深再難的內容,都還是一個符號的加減乘除而已。因此深刻理解這個符號背後的涵義,慢慢理解每個重點概念的深義,然後思考與動筆慢慢的加強運算與思考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天天都有學習天天都有前進,把這一科變成習慣與興趣,養成習慣後,這一科就不用再擔心了,因為所有複雜的事情,都是由簡單的內容堆疊而起,而我們陪伴孩子學習這些最關鍵最基礎的簡單內容,主要是要培養他們對這科的理解與視野,這樣循序引導的狀況下,相信孩子一定會喜歡學習、愛上學習、認真學習的。

最後則是寫的部分,這個就請更不用擔心了。就洋爸的理解,寫字必須有空間的概念,能夠把每一筆每一劃,對應到格子中合適的位置,還要有肌肉的協調性,知道力道的分配,還有哪一筆該直哪一筆該彎,最後則是對這個字的體驗跟感受,綜合各方面的條件,才能寫出好看又美觀的字。洋爸寫字極醜,但開始看了一些關於寫字的書並練習後,就算是成人了也能得到極大的改善。洋媽是文組又是老師,字體如何美觀是洋媽教導的概念,就洋媽的說法,小學的時候她也是寫得很醜,但三四年級開始想要寫好看,開始模仿一些好看同學的字跡,慢慢練習,半年就有極大的改善。因此洋爸對於寫字這一塊,目前沒有特別的要求孩子,一年級的時候就一天看著生字簿寫一點點,請他"每一筆每一劃,對應到格子中合適的位置"這個概念慢慢寫,經過二三個月的練習,開始會寫一點國字,但對於筆順以及美感,沒有太大的進步。後來也沒有特別要求,但現在二年級開始請他練習英語的書寫,同樣是這個概念"把每一筆每一劃,對應到格子中合適的位置",可能是小肌肉發展的比較協調,洋媽對於字體要求是比較高標準,都能感受到孩子寫字的進步與成長給予稱讚與肯定。因此可能是有把握大原則,加上對空間比較有概念、對字體比較有感受、還有出力的控制更加協調後,字體的美感跟速度就慢慢上來了。因為洋爸認為這是屬於技能的鍛鍊,也就是把握幾個大原則後,能夠有很快速的成長與進展。但國語、英語、數學概念上的理解,則是很容易有斷層,且不容易短時間看到成長與進步,所以洋爸覺得寫字的練習可以放慢速度,只要學校功課有交就已經達到基本的要求,那如果還要提升美感與速度,就是課後回來一天先從簡單筆畫的字開始練習,一天寫一點點,相信很快就能看到成長與進步,(但回來的時間孩子已經累了,爸媽也工作後也已經累了,因此國語、英語、數學、寫字,課後擇一二加強就好,否則孩子累家長會更累喔)。父母親都這麼優秀,您的孩子一定會更青出於藍的,洋爸深信喔。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補習、家教、筆記、函授】台電、中油雇員&國立科大&鐵路特考&高普初考&台灣菸酒&捷運招考&中華電信&台水評價 [高雄市靜心電學教室基本電學、電工機械、電機機械、輸配電學、電工原理]

【靜心電學教室】所有課程試聽與課程目錄大綱 (中油與台電僱員、統測、鐵路、國營聯招等...考試皆適用,基本電學、電子學、電工機械、輸配電學、物理、基電數學、電力系統)【補習、函授】